單板滑雪這個領域對於剛開始接觸的雪友來說,充滿了令人困惑的專門用語。
我一開始也是在半知半解的情況下在雪具出租店一邊工作一邊學習,逐漸對單板滑雪相關知識有越來越深刻的理解和積累。
這篇文章以基礎單板滑雪相關專門用語為中心,整理出我建議有興趣接觸單板滑雪或剛開始入坑的雪友們暸解,相信對於大家的滑行練習或雪具的選擇上能夠有所幫助。(可由目錄中直接點擊跳到有興趣的地方)
部分用語我會加入延伸閱讀連結,提供更多資訊給有興趣深入暸解或有需要的雪友。
之後會陸續加入更多我能想到的基礎用語,讓這篇文章更壯大,如果你(妳)有任何建議可以加入到這篇文章的用語或任何想法,歡迎在下面留言或來信告訴我。
雪板用語
Nose
板頭。雪板往前進時,雪板的前端。
Tail
板尾。雪板往前進時,雪板的後端。
Width
雪板的寬度。
大致可分為 Waist Width(雪板中央的板身寬度)、Nose Width(板頭寬度)、Tail Width(板尾寬度)。最常用來評斷的規格數據是 Waist Width,因此若無特別註明,Width 多半指 Waist Width。
Note:
想了解更多 雪板寬度 相關資訊,可以參考 雪板寬度重要嗎?如何挑選雪板寬度
Edge
鋼邊。雪板板底周圍附有的金屬部份。用來刮雪以控制雪板速度與過彎。
Effective Edge
有效鋼邊。當滑行者在進行單板運動的過程中,將鋼邊立起時,與雪面接觸的鋼邊部分。
Note:
想了解更多 有效鋼邊 相關資訊,可以參考 有效鋼邊長度 Effective Edge 徹底說明
Contact Length
接觸長度(中文不太確定怎麼翻譯)。當雪板平放在雪地上,滑行者站上去之後,雪板 Base 與雪面接觸的長度。
Flex
雪板軟硬度。或是雪板彎曲(板頭板尾縱方向)的容易程度。規格上通常以 1(最軟) ~ 10 (最硬)來表示。
Note:
關於 雪板軟硬度 的詳細介紹,可以參考 單板軟硬度(Flex)徹底說明
Directional Tapered
或稱 Tapered Directional Shape,板頭和板尾具有不對稱設計。板頭形狀較板尾寬、較板尾長。很多時候板頭具有較軟的硬度。
True Twin
板頭和板尾具有完全相同、對稱的形狀與規格。因此以板頭或板尾向前滑都沒問題。
Directional
相較於 True Twin 雪板,Directional 雪板具有方向性(單向板),必須以板頭朝前滑行才能達到該雪板滑行性能。通常具有 Directional Tapered 特性。
Directional Twin
Directional Twin 雪板外觀看似 True Twin 雪板(板頭板尾形狀相同),但在規格上,具備肉眼看不太出來的不對稱性。可能是軟硬度的差異、板型差異、或其他規格上的些微差異。
Sidecut Radius
若延著鋼邊的弧度延伸畫出一個大圓形,Sidecut Radius 就是這個圓形的半徑(單位公尺M)。下圖以 Bataleon Evil Twin 154 cm 為例,Sidecut Radius 規格為 7.9M:
Note:
想了解更多 Sidecut 的相關資訊,可以參考 雪板規格中的鋼邊弧度(Sidecut)徹底說明
Camber Profile
雪板的彎曲形狀。雪板形狀大致可分為三個部分:
- Camber :圖中藍色位置,凸起的拱形部分
- Rocker:圖中紅色位置,凹起的上翹部分
- Flat:完全平坦的部分
Note:
關於 板型 的詳細介紹,可以參考 七大雪板板型種類詳解
Hybrid Shape
混合型板型。顧名思義混合型板型是由Camber、Rocker、Flat 三個基本板型任意混合組合成的板型。因為具有各板型的綜合優點,近年來有越來越流行的趨勢。
Base
板底。雪板的背面,滑行時和雪面接觸的那一面。
Note:
關於 板底材質 的詳細介紹,可以參考 雪板板底 Base 材質種類整理
Top sheet
雪板的表面,有各種圖樣設計的那一面。
Toe Side
腳尖側。當滑行者站上雪板後,腳尖那一側的雪板部分。
腳尖側的鋼邊稱為 Toe Edge。
Heel Side
腳跟側。當滑行者站上雪板後,腳跟那一側的雪板部分。
腳跟側的鋼邊稱為 Heel Edge。
Overall Length
雪板總長度。也可以簡稱 Length。
在雪板的縱向上,由一端到另一端的水平距離。是最常用來評估雪板尺寸的規格。
Note:
關於 單板長度尺寸 的詳細介紹,可以參考 徹底說明:如何選擇單板長度尺寸
Note:
想暸解如何挑選第一張雪板,可以參考 六個重點幫你:如何挑選你的第一張雪板
雪鞋(Boots)
Shell
雪鞋外殼,有時又稱 Outer。
雪鞋由兩層構造組成:Shell + Inner。Shell 為外層較硬的部分,這部分的軟硬度決定了整體雪鞋的軟硬度規格。
Inner
雪鞋內襯、內層。有時或稱 Liner。
雪鞋兩層構造的內層,直接包覆使用者的雙腳,對於舒適度和滑行感受有最直接的影響。
Insole
鞋墊。放在 inner 中 腳底下的位置。有時又稱 Inner Sole 或 Footbed。
Tongue
鞋舌。雪鞋從腳背延伸到腳踝的單獨部分,形狀很像舌頭,因此被稱為 Tongue。
Sole
鞋底。雪鞋的底部,為了防滑,大多以橡膠材質製成。
Lacing System
鞋帶式雪鞋。 類似普通布鞋一般,一邊用手拉起,一邊收緊雪鞋的做法。
最傳統的種類,因此有時又稱作 Traditional Lacing System。
BOA System
雪鞋上有個圓形旋鈕,藉由扭轉該旋鈕就可以把雪鞋收緊的系統。
Note:
想暸解如何挑選第一雙Boots ,可以參考 五個重點幫你:如何挑選你的第一雙Boots
固定器(Bindings)
Toe Strap
腳尖位置的固定用綁帶。
Ankle Strap
腳踝位置的固定用綁帶。
High Back
靠背支撐的部分。
有很多寫法,像是:Hi-Back、High Back、Highback、High-back 等等。
Base Plate
固定器的底盤部分。
Disc Plate
Base Plate 裡面的一塊小圓盤。上面的孔洞對應雪板的孔洞,用來放置螺絲將 Bindings 鎖在雪板上。通常圓盤周圍會有一連串數字,代表固定器設定的站姿角度數值。
Note:
想了解 Bindings 種類相關資訊,可以參考 Snowboard Bindings 種類徹底說明
Note:
想暸解如何挑選第一組Bindings ,可以參考 五個重點幫你:如何挑選你的第一組Bindings
Note:
16 家 Bindings 尺寸對照表一次看 各家單板 Bindings 尺寸表總整理
站姿、設定
Regular Stance
左腳在前的滑行站姿。滑行時身體正面會面向右方。
Goofy Stance
右腳在前的滑行站姿。滑行時身體正面會面向左方。
Stance Angle
固定器站姿角度。安裝固定器時,所設定的角度。通常往前進方向為正角度,相反方向的角度為負角度。站姿角度設定可以有很多種(根據個人喜好、習慣與滑行型態),例如下面說明的 Forward Stance 和 Duck Stance。
Forward Stance
可以定義為雙腳固定器角度皆設定為正角度的站姿(如下圖)。
Forward 是前進的意思,因此 Forward Stance 有利於單方向行進的施力與滑行。
Duck Stance
前腳固定器角度為正角度(往板頭方向),後腳固定器角度為負角度(往板尾方向)的站姿設定。
像是外八的站姿一樣,有利於旋轉以及雙向的滑行。
Note:
想了解更多 站姿角度 相關資訊,可以參考 如何決定單板固定器(Bindings)站姿角度
Stance Width
站姿寬度。也就是雙腳固定器所相隔的距離,通常設定與肩同寬或比肩寬稍微寬一點點。
Note:
想了解更多 站姿寬度 相關資訊,可以參考 如何決定單板固定器(Bindings)站姿寬度
REF Stance Width
建議站姿寬度,全名 Reference Stance Width。
依照該雪板的製造商所建議的固定器安裝位置,所對應的站姿寬度。通常為了達到該雪板的最佳滑行性能而設定,但仍舊可以依照個人喜好和習慣去調整。(如下圖,以 Nidecker Mellow 雪板為例,雪板上會標示 REF Stance 的設定位置。)
Setback Stance
站姿後移。後腳固定器(Bindings)到板尾(Tail)的距離比前腳固定器到板頭(Nose)的距離近。雙腳站姿中心會比較靠近板尾。
例如,- 20 mm Stance Setback 意指固定器安裝位置使滑行者站姿中心偏離板子中心(靠向板尾) 20 mm。(如下圖)
Centered Stance
不具有站姿後移(Stance Setback)設定,雙腳站姿中心正好落在板子正中央(如下圖)。
Switch Stance
和自己所習慣的站姿方向相反的站姿。
如果你是 Regular Stance (左腳在前),那 Goofy Stance(右腳在前)就是你的 Switch Stance。
如果你是 Goofy Stance(右腳在前),那 Regular Stance (左腳在前)就是你的 Switch Stance。
Note:
想了解更多 調整固定器 的相關資訊,可以參考 七個步驟安裝調整固定器:讓滑行更順暢
滑雪場
Piste
藉由壓雪車整理並壓平的雪道稱作 Piste(由法語而來),雪場的 ”雪道“ 基本上都是經過整理規劃過的 Piste 雪道。
Off-Piste
相對於 Piste,Off-Piste 指的是完全沒有被壓雪車壓過的場地,或是任何不屬於雪場的場地(當然沒有被壓雪車整理過)。由於 Off-Piste 的雪地沒有被壓雪車壓過,因此具有最多的粉雪(Powder),但同時地形和雪況變化也較複雜。
Chair Lift
雪場中纜車的一種。開放式不具有上蓋的纜車(如下圖),通常是兩人座或四人座。
最簡單的纜車種類,由於是開放式的、不具有上蓋、而且速度較慢,所以搭乘的時候特別冷。
Quad Lift
雪場中纜車的一種。又稱 Detachable Chairlift 或 High-speed Quad。
外觀上像是具有上蓋的 Chair Lift(如下圖),通常是四人座。速度較快,因為有上蓋所以比較溫暖。
Gondola Lift
雪場中纜車的一種。類似觀光勝地的纜車,廂型式,雪場中的通常可以乘坐 6 ~ 8人。
速度較快,舒適度最高,但最容易受天氣影響而停開。
滑行(滑法)
One-foot
只將前腳固定在雪板上的滑行方式。乘坐 Chair Lift 或 Quad Lift 時必備的基本功。
Skating
One-foot 的狀態下,以後腳推蹬地面來前進的滑行方式。(像在玩滑板)
Falling Leaf
落葉飄滑法。屬於控制基本功之一。
將雪板打橫,一邊左右移動,一邊前進的滑行方式,像是一片落葉飄下來一樣。
Turn
字面上意思是轉彎,但實務上指的就是鋼邊(Edge)的轉換。
- Toe Turn:由腳跟側鋼邊(Heel Edge)轉換到腳尖側鋼邊(Toe Edge)
- Heel Turn:由腳尖側鋼邊(Toe Edge)轉換到腳跟側鋼邊(Heel Edge)
Carving
Carving Turn 是一種很帥很常聽到,較為進階的滑行方式,需要較進階的控制技巧。
基本上只利用鋼邊接觸雪面滑行(雪板底不接觸雪面),由於接觸面積小,易維持較高的速度。
Opposite Edge
逆刃(相反鋼邊)。與自己想要利用的鋼邊側相反的那一側鋼邊。例如:想要利用腳尖側鋼邊時,腳跟側鋼邊就是逆刃(Opposite Edge)。
對於初學者來說最困擾的就是卡到逆刃跌倒飛出去,滑過雪的人都知道有多痛。(但還是阻止不了我們的熱情!)
滑行型態
Freestyle
Freestyle 型態顧名思義,是自由(Free)的風格(Style),綜合一般滑行、旋轉、跳躍、在人工的障礙物(BOX、Rail 或其他)上滑行或做各種帥氣的動作等等,發揮自己創造力和享受其樂趣的滑行型態。
Note:
想了解更多 單板型態 相關資訊,可以參考 單板型態有幾種?單板種類徹底說明
Freeride
Freeride 是一個常常讓人誤會成 Freestyle 的名詞,但其實和 Freestyle 定義相差甚遠。
Freeride 指的是在各種不同自然地形中自由滑行(特別指開放的天然地形,非雪場人工雪道)。Freeride 的滑行中包含了各種地形與控制技能:
- Carving
- 陡坡
- 高速
- 急彎
- 深雪
- 樹林中穿梭
- 在天然形成的段差地形中跳躍或旋轉
Note:
想了解更多 Freeride 滑行型態 Freestyle vs. Freeride 滑行風格與雪板差異徹底說明
All Mountain
All Mountain 顧名思義,意指全山滑行,山上的各種地形、場地、雪況都可以滑的型態。
全山雪板在 Freeride、Freestyle 和 雪道上滑行都具有一定程度的性能。因此通常一張雪板就可以征服所有地形。(當然個別性能不比 Freeride 或 Freestyle 專用雪板來的優異)
Ground Trick
平花(平地花式),Freestyle 中的一種。不是在空中,而是在地面上(雪面上)做各種跳躍,旋轉等帥氣花招,因此稱為平花。
Jibbing
Freestyle 中的一種。不是在雪面上,而是在各種人工障礙物(BOX、Rail、扶手、階梯!?等等)上滑行並做出帥氣動作的滑行型態。
Backcountry
Backcountry 是帶著、背著雪具到沒有纜車、野外的自然雪山上滑行的型態。帶有一定的風險(雪崩),因此需要具備較高的 Freeride 滑行技巧、相關裝備與知識。
Note:
想了解更多 Backcountry 爬雪山 的相關資訊,可以參考 爬雪山不可忽略的事:雪崩訓練
Note:
想了解更多 Backcountry 所需裝備,可以參考 Backcountry 裝備介紹與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