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將介紹我個人心目中最好的 10 張男用 Freeride 粉雪板(有評測過的雪板會附上評測心得文連結),給正在物色 Freeride 粉雪板的你有更多參考資訊。
Note:
女性雪友們,可以參考 嚴選 TOP 10 Freeride 粉雪板(Women)
如何挑選一張 Freeride 雪板:
雪板表面積無疑地是決定一張單板在粉雪中浮力表現的最關鍵因素。
不論是傳統長度在 160 cm 以上的 Freeride 粉雪板,或是現在越來越流行的矮胖雪板,不變的真理是:表面積越大,浮力越好。
儘管現在有越來越多的 Freeride 粉雪板結合 Freestyle,雪板的形狀被設計成能夠在粉雪中 switch 換邊滑行和翻轉等等。但我個人還是比較注重在 Freeride 粉雪板的單向滑行性能與體驗上,因此,Stance Setback(站姿後移)、Directional Tapered Shape (板頭比板尾寬大)、 較硬的板尾設計等等是我挑選 Freeride 粉雪板的規格指標。
Note:
想了解更多 站姿後移 相關資訊,可以參考 Stance Setback (站姿後移)設定方法與效果徹底說明
板型是最值得花時間好好考慮的部分。
Freeride 滑行不只包含粉雪,也會遇到冰面、硬地或雪況較差的時候,大部分的 Freeride 粉雪板(包括這篇嚴選的 10 張雪板),板頭都會是明顯的 Rocker 板型設計(例如 Directional - Camber 或 Hybrid - Camber),來對應粉雪中浮力與控制力的需求,除了板頭之外的部分,有很多不同種類的板型(Flat 板型、Camber 板型或 Hybrid 板型)可以讓雪友們根據自己的需求、習慣和滑行型態去做選擇。
Note:
想暸解關於 板型 的更多介紹,可以參考 七大單板板型(雪板形狀)種類詳解
比起純全山雪板或 Freestyle 雪板,Freeride 雪板通常價格較高,原因是,因應 Backcountry 滑行的需求,需採用速度較快的板底材質,與強度較高的木質核心來抵抗石頭、冰、或其他任何可能物質的衝突。
因此,Freeride 雪板多採用成本較高,速度較快的 Sintered Base ,以及由多種木材和添加物混合而成的高強度、高性能,同時具有輕質量的木質核心。
Note:
想暸解更多關於 板底材質 的介紹,可以參考 雪板板底 Base 材質種類整理
Bataleon Surfer

Bataleon Surfer 最大特色是具有革命性的 3BT™ 技術,降低了卡到逆刃的風險,並提升靈活性、浮力與容錯率。
除了 3BT™ 之外 Bataleon Surfer 具有湯匙狀的板頭來提升板頭在粉雪中的抬起浮力、巨大的燕尾板尾設計來加強板尾的下沉力道,板如其名,在粉雪中就像在衝浪一樣輕鬆順暢。
另外,Bataleon Surfer 採用獨特的 AirRide™ 芯材技術,沿著 3BT™ 摺痕點將柔性複合材料融入木芯中,來抑制並吸收高速所產生的振動,在任何情況下都能提供平順的滑行體驗。
Note:
想暸解更多 Bataleon Surfer 的詳細介紹,可以參考 Bataleon Surfer 滑行感想與評測
Note:
想暸解更多 Bataleon 3BT 技術的詳細介紹,可以參考 Bataleon 3BT™ Technology五大優勢
Burton Fish 3D

Burton Fish 3D 是原本的 Burton Fish 系列雪板的加強板,其中的 3D 指的是板頭具有類似 Bataleon 3BT™ 的立體構造,近一步加強浮力與靈活性。
Burton Fish 3D 的板型為 Flat - Rocker(如下圖),板頭具有很大的 Rocker 部分,藉此產生極高的浮力表現,板身整體則以 Flat 板型為基礎,不論在粉雪或是硬地上都有一定的穩定性與操縱性。

Image from evo.com
Burton Fish 3D 在板寬上具有較寬的板寬,因此選擇上建議選購比平常使用的雪板短 3 ~ 5 cm 的長度規格,可以維持更好的滑行靈活性。
Note:
想暸解更多 Burton Fish 3D 的詳細介紹,可以參考 Burton Fish 3D 滑行感想與評測(男女兼用)
Nidecker Mellow

瑞士老牌Nidecker 系列雪板中的 Freeride Mellow 雪板, 最大特色是以製作Skis 雙板的技術為基底,輔以長年實驗的心血結晶製作出來的 Master Core木質核心(由3 - 4 種木材以特定比例組成)。具有輕巧而有彈力,強壯而有良好響應能力的優質特性。
另外,Nidecker 的 N - 7000 Base 是 Nidecker 獨自開發出來的板底技術,在Sintered Base 中加入碳(Carbon)奈米微粒,不僅提升材質強度,更進一步提升滑行上的速度表現!(是我使用評測過的板底材質中最快的!)
Nidecker 的 Surfy CamRock板型,其實就是一般常見的 Directional Camber 板型(又稱Powder Rocker 或 S - Rokcer)。

在雙腳之間是Traditional Camber 板型,提供良好的彈力與穩定性。從前腳到板頭都是Rocker 板型,搭配整體巨大的 -50 mm 的站姿向後位移,提供非常強的浮力表現。
Note:
想暸解更多 Nidecker Mellow 的詳細介紹,可以參考 2021 新款 Nidecker Mellow評測
Rossignol Sushi

Rossignol Sushi 只有兩種尺寸規格,屬於矮胖板規格。144 cm 的規格適合一般身型的男雪友(也很適合身高160 cm以上的女雪友),145 W 寬板則適合身型較高大或雪鞋尺寸較大的雪友。
Rossignol Sushi 採用獨特的 Reverse Directional Flex 技術,雖然規格上硬度是 6(6 / 10 ),但整張板硬度並不完全統一,前腳的位置硬度較硬,提升穩定度與控制力。從前腳往板子的腰身(Waist)與後腳位置硬度逐漸變軟,提升靈活與操縱性。
Rossignol 的 AmpTek Elite Rocker板型,其實就是一般常見的 Directional Camber 板型(又稱Powder Rocker 或 S - Rokcer)。在雙腳之間是Traditional Camber 板型,約佔整體的 80 %(延伸至板尾),確保穩定性與鋼邊抓地力。板頭與板尾為Rocker板型,約佔整體的 20 %,提升機動靈活性、浮力與滑行樂趣。
Note:
想暸解更多 Rossignol Sushi 的詳細介紹,可以參考 Rossignol Sushi (壽司)Freeride 粉雪板評測
Lib Tech Orca

Lib Tech Orca 是市面上最熱門的 Freeride 粉雪板之一,不只是因為它是 Freeride 大神 Travis Rice 的專屬設計板,更因為它具有各種相當棒的規格與技術。
板型採用 Lib Tech 得過獎的 C2 Hybrid Rocker(如下圖) ,具有極佳的靈活操縱性與浮力,搭配與 GNU 共同擁有的獨家 Magne-Traction® 技術,在鋼邊上增加了很多鋸齒狀或波浪狀的設計(如下圖),用來創造與雪面更多的接觸點,效果是大幅提高雪板在硬地或冰面的鋼邊抓地力與穩定性(彌補了 Hybrid Rocker 的弱點)。

Lib Tech 的 C2 Hybrid - Rocker 板型

GNU 與 Lib Tech 獨家的 Magne-Traction® 技術
另外,雖然不像 Ride Twinpig 或 Rossignol Sushi 一樣屬於矮胖板風格,但 Lib Tech Orca 仍具有較寬的板寬,因此選擇上建議選購比平常使用的雪板短 3 ~ 5 cm 的長度規格。搭配 7 m 的鋼邊弧度設計,Lib Tech Orca 是一張在粉雪、樹林或雪道上都非常靈活,轉彎啟動控制力相當棒的雪板。
Note:
關於 雪板鋼邊弧度 的詳細介紹,可以參考 雪板規格中的鋼邊弧度(Sidecut)徹底說明
Note:
想暸解更多 Lib Tech Orca 的詳細介紹,可以參考 Lib Tech Orca 滑行感想評測(男女兼用)
CAPiTA Kazu Kokubo

Capita Kazu Kokubo 是這篇文章唯一沒有魚尾或燕尾(來幫助板子在粉雪中板尾下沉,板頭抬起)設計的雪板,但它仍然是一張性能相當優異的 Freeride 粉雪板。
除了在粉雪中兼具浮力、穩定性與操縱性的 Hybrid Camber 板型(如下圖,Capita 命名為 Alpine V2 Profile)之外,Capita Kaku Kokubo 採用 Capita 獨特的 FSC Certified Panda Core™ 木質核心,最大特色是其中加入了竹子的成分(因此稱為 Panda Core),不只重量更輕,強度還更高,還有良好的吸震效果。

看過 Kazu Kokubo 這傢伙滑行影片的雪友,如果你也享受在粉雪中作 Switch 換邊滑行,或一些 Freestyle 旋轉動作的話,Capita Kazu Kokubo 絕對是你的首選(沒有之一)。
Note:
想暸解更多 CAPiTA Kazu Kokubo 的詳細介紹,可以參考 CAPiTA Kazu Kokubo Pro 滑行感想評測
Gentemstick Spoonfish 152

Spoon Fish 152 的最強大的部分是採用 Gentemstick 特殊的 ACCEL CAMBER 板型(如下圖)。

Gentemstick 特殊的ACCEL CAMBER 板型徹底改善Camber 板型在粉雪中的弱點,並提升整體浮力表現。傳統的Camber 板型的拱形板型是從板頭最寬處延伸到板尾最寬處。而ACCEL CAMBER 板型的拱形則是從前腳到板尾最寬處之間,在後腳是拱形最高點,而前腳到板頭最寬處幾乎是平的。
當滑行者站上板子以後,拱形板型受到壓力擠壓,前腳到板頭頂端的部分自然抬起,大幅降低滑行阻力並提升浮力表現。(這部分我自己評測 Spoon Fish 152 時感受十分明顯)
這樣的板型設計最大化了的整體滑行體驗與表現,但仍然維持Camber 板型的穩定度優勢。也因為此特殊設計,Gentemstick的每一張板子都有他們建議的站姿寬度,以達到滑行效果最大化!(例如Spoon Fish 152 站姿建議寬度是 51 cm)
Note:
更多 Gentemstick Spoon Fish 152 的詳細介紹,可以參考 Gentemstick Spoon Fish 152 評測
Rome Stale Fish

Rome Stale Fish 最大特色是具有 Diamond 3D 立體板頭構造,概念類似 Bataleon 3BT™ 技術,結合板頭的長 Rocker 板型,使其具有極高的浮力、提升處理各種地形的能力、減少卡到逆刃的風險、與更快的過彎啟動性能。
Rome Stale Fish 的另一特點是,是整個鋼邊的弧度並不統一,一條鋼邊上會有兩個 Sidecut Radius 數值。這使得雪板在入彎、轉彎、出彎三個階段中有不同的性能與表現。
另外,Stale Fish 具有較寬的板寬,因此選擇上建議選購比平常使用的雪板短 3 ~ 5 cm 的長度規格,既能維持良好的浮力,又能有更好的控制力。
Jones Flagship

除了浮力及穩定性極佳的 Directional - Camber 板型之外,Jones Flagship 具有 3D Contour Base 湯匙狀板頭與板尾設計(類似 Bataleon 3BT™),使其有更好的浮力、容錯率與滑行順暢感。
當然 Jones Flagship 也缺少不了 Jones 的 Traction Tech 技術(如下圖),在鋼邊上增加很多和雪面接觸的凸起點(如下圖中橘色位置),在滑行立鋼邊時像是鋸齒刃ㄧ樣有很多小的齒刃切入雪面,目的是增加在硬地或冰面上的鋼邊抓地力與穩定性。

Note:
想暸解更多 Jones Flagship 的詳細介紹,可以參考 Jones Flagship 滑行評測
K2 Alchemist

K2 Alchemist 是 K2 為了侵略性最高的雪友們設計的一張旗艦款 Freeride 雪板。
除了是 K2 雪板中最硬( 硬度9 )的雪板之外,其木質核心與雪板製成都採用了 K2 的最高技術。
採用 K2 最高端的 S1 Core 板芯,K2 以三種木材製成,另外,將竹子和白楊木以特定角度融入雙腳位置的板芯,提升鋼邊轉換機動性與整體響應能力。將桐樹材質安置於板頭與板尾的部分,用來減少重量與加強穩定性。
SpaceGlass™ 技術,一種美國製造的航空級玻璃纖維材料,除了用於減輕重量,還能提供無與倫比的結構性能(吸收雪面帶來的震動的性能與耐用性)。
其他還有一些獨特的材料與製程技術。總的來說,這是一張最狂熱的 K2 雪友為了最狂熱的雪友設計的一張能夠帶你輕鬆征服各種 Freeride 地形的雪板!(適用於高階雪友)
Note:
若想找適合全山滑行的全山 Freeride 雪板,可以參考 嚴選 TOP 10 全山 Freeride 雪板(Men)
延伸閱讀(購物篇) :
挑 Bindings 五個重點幫你:如何挑選你的第一組Bindings
挑安全帽 絕不失敗!如何挑選滑雪安全帽
挑雪鏡 絕不失敗!如何挑選滑雪雪鏡
挑雪服 絕不失敗!如何挑選單板滑雪服
挑手套 絕不失敗!如何挑選滑雪手套
延伸閱讀(心得篇) :
身邊有雪具在雪場中被盜的經驗嗎?教你保護自己心愛的雪具 👉 如何防止雪具被偷?雪具防盜 7 對策
幫助你提升滑雪體驗 私房推薦:15 個滑雪的便利小物
不確定滑雪時該怎麼穿嗎? 滑雪怎麼穿?分享我的滑雪穿著
賺錢很辛苦,幫助你減少滑雪花費 👉 如何節省滑雪花費:11 個省錢小招
練功精神時光屋 👉 意想不到:自己一個人滑雪的 7 個好處